很久沒有寫點東西了,今天跟朋友去吃法餐,餐廳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巷子裡,老闆是一個非常講究的人, 還跟我是校友,上一道菜要半小時,然後每上一道菜還要給我們講解各種東西,當然這其實很好,一個老頭,就是在做菜這方面有一種執著,他年輕的時候去過很多的地方,還聊到去芝加哥的麥當勞開會等等有趣的事情。我朋友開玩笑說我老了以後也會像他一樣,開個店賣手沖咖啡XD。
在路上的時候,到這裡實際上我就開始思考了,我確實是很多事情都是很考究的,各種細節啥的都得注意,而且樂此不疲,但是這樣真的好嗎?難道我40年之後真的就是滿口莫名其妙的知識給別人沖咖啡的死板老頭?我越想越覺得,事事太講究,或許是一種枷鎖。你要顧慮每一個細節,要保證流程正確、標準一致,久而久之,人反而被標準牽著走。講究本身沒有錯,錯的是讓講究變成了一種習慣性的緊張。剛剛讀到一句話:日新之謂盛德。我的理解是得日日新,真正的講究應該是活的,而不是死的。它不是一套固定不動的規範,而是一種不斷調整的敏感。今天覺得這樣好,明天或許換一個角度,才發現另一種可能更好。接受“新”的過程,本身也是一種對生命的謙卑。地中有山。
很多時候,人生裡的好滋味恰恰來自那些「不講究」。飯菜裡的火候沒算準,卻因為聊天而添了味;旅途中隨意走錯路,卻撞見了一條最美的小徑。講究的人總想掌握,但世界其實是不斷出錯和不斷驚喜的。若是每一件事都要追求完美,那最後得到的,多半是焦慮與倦怠。
這倆天比較“凶”。雨天騎車摔爛,遊戲買號被騙,這算一種應劫嗎?我不知道。吉凶者失得之象也。這何嘗不是一種平衡呢?什麼時候才能做到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呢?好像有點遇到瓶頸了,等待一個緣。
2025.9.21夜 於大學宿舍,晴
